科研处
|
| 校科字〔2025〕89号-关于组织开展“珠科学术大讲堂”第26-27讲—《如何增加研究文章被接收的机率》及《如何写好一篇研究文章》专题讲座的通知 |
| 发布人:靳艳虹 发布时间:2025-10-23 浏览次数:10 初审: 复审: 终审: |
学校各单位: 为提升学校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扩大学术交流,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科研处组织开展“珠科学术大讲堂”系列活动,为学校师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现将“珠科学术大讲堂”第26-27讲内容通知如下: 第26讲: 主题:如何增加研究文章被接收的机率 主讲人:周家贤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27日(星期一)14:30-15:30 报告地点:明德楼B108报告厅 第27讲: 主题:如何写好一篇研究文章 主讲人:邓育明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27日(星期一)15:30-16:30 报告地点:明德楼B108报告厅 二、报告简介 报告简介:撰写研究文章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分享研究成果、推动学科进步的重要途径。本次讲座将以经验分享的形式,围绕研究文章的撰写过程,深入探讨如何选择研究主题、设计文章结构、呈现研究结果,以及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与挑战。讲者将结合自身的学术经验,分享撰写研究文章的应用心得,包括如何有效表达研究创新点、提升文章的可读性,以及如何应对投稿与审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三、主讲人简介 1.周家贤,现任香港恒生大学质量标准与管理中心联合总监及知识交流学院副总监(学术及内地事务),身兼教授、巴渝学者及鹏城孔雀计划B类人才等重要职务,在学术与管理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投身高等教育之前,周教授已在企业界拥有十五年丰富的高层管理经验,这段职业生涯为他其后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实务基础。他曾担任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及旅游学院执行副院长,在院校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跨地域合作方面贡献卓著。2023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周教授带领团队凭借前瞻性的创新项目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最佳创意奖”与全国金奖,展现出卓越的科研转化与团队领导能力。周教授学术成果丰硕,已获两项专利授权,主编四部学术著作,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超过85篇被SSCI/SCI收录,包括43篇属JCR一区的高水平论文,17篇被评为高被引论文,显示出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此外,他有一篇CSSCI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两篇会议论文荣获2019年度最佳论文奖。据2020年至2025年2月期间的引用统计,其论文累计被引达5938次,h指数为38,i10指数为81,多项文献计量指标均反映其研究的国际关注度。2024年和2025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全球科学共同体中的杰出地位。周教授的研究聚焦于质量管理、运营管理、人工智能、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 2.邓育明,分别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理学学士(B.Sc.)、哲学硕士(M.Phil.)和哲学博士(Ph.D.)学位。毕业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目前担任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物联网(IoT)、数字孪生技术、区块链、以及工业4.0中的可持续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医疗领域。他担任多个实验室及联合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和核心成员,主要致力于人工智能及其他先进技术相关项目的开发。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其中包括多篇顶级期刊的文章。截至2024年,论文已被引用超过4000次。在2023年,2024和2025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此外,在2024年,他在“设计实践与管理”领域被评为全球排名前50的科学家之一。 四、参会人员 1.各二级学院派6-8名科研骨干教师参会; 2.其他对讲座主题感兴趣的师生可自行前往。 五、注意事项 1.请提前十分钟进入会场。 2.请参加讲座师生进入会场后将手机调为静音状态。 六、参会报名 请各参会人员扫描以下二维码,于2025年10月25日(星期六)18点前完成参会报名。
科研处 2025年10月22日
(联系人:郭文怡,7638546) |
版权所有 © 珠海科技学院 地址:广东珠海·金湾草堂 邮政编码:519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