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
学校领导带队参加斗门区高校科技成果“先用后转”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项目供需对接会 |
发布人:靳艳虹 发布时间:2025-07-20 浏览次数:10 初审: 复审: 终审: |
7月18日下午,珠海市斗门区高校科技成果“先用后转”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项目供需对接会在斗门区富山综合服务中心举行。斗门区、市教育局、市科技创新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领导,相关高校代表以及斗门区重点企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共百余人参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程春梅,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副院长张恩光、产业教授赵国栋,生命科学学院骨干教师侯雨及科研处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党委委员、副校长程春梅代表学校参加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举行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入库仪式。来自高校、企业、金融机构、服务平台的26名代表获颁聘书,标志着斗门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保障体系”正式启动。学校受聘为斗门区“双百行动”五链资源库“创新链”顾问单位,侯雨、赵国栋受聘为“人才链”专家顾问。 生命科学学院侯雨团队“碳点在纳米农业中的创新应用”项目路演 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赵国栋团队“视控一体化技术在柔性上料系统上的应用”项目路演 学校参展项目介绍 合影留念 在备受关注的项目路演环节,经主办方广泛征集和集中筛选,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侯雨团队“碳点在纳米农业中的创新应用”、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赵国栋团队“视控一体化技术在柔性上料系统上的应用”等两项科技成果参与路演。上述项目与斗门“3+1”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度契合,现场引发企业代表热烈咨询。此外,我校“单组分聚氨酯粉末胶制备:一步法工艺解锁绿色制造”、“视控一体化技术在柔性上料系统上的应用”、“碳点助力多领域发展:从生物信息到纳米农业的创新应用”、“旋转气阀发动机汽缸盖总成技术”、“智慧拐杖”等五个项目在本次对接活动中参展。 据悉,“先用后转”模式是斗门区落实《珠海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若干措施》的创新实践。这一创新实践是斗门区深入贯彻省委“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部署的具体举措,更是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关键一步。让企业先免费试用专利技术、再自主选择转化,既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又为高校成果搭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快速通道。作为珠海率先探索“先用后转”模式的区域,斗门已梳理640余项高校专利纳入资源库,收集6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向企业推广55项重点专利,首批匹配项目即将进入实质对接阶段。 此次活动不仅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也展示了学校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潜力。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和落地奠定坚实基础,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版权所有 © 珠海科技学院 地址:广东珠海·金湾草堂 邮政编码:519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