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
我校图书馆再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
发布人:靳艳虹 发布时间:2025-02-24 浏览次数:10 初审: 复审: 终审: |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命名“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5—2029年)”的通知》,我校图书馆再次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这是继2018年首次获评后,我校图书馆第二次获此殊荣,充分体现了上级部门对我校科普工作的高度认可。 硬核设施构筑科普矩阵 作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我校图书馆依托339万册馆藏文献(含电子图书),构建了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全学科领域的立体化资源体系。图书馆配备了4000余个阅览座位,并提供每周108.5小时的开放服务,确保师生及公众能够充分利用馆内资源。2024年5月揭牌开放的校史馆,生动展示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半年内已开展新生校史教育121场,接待校外超千人次,成为校内外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 专业团队激活创新动能 基地组建了一支由46人组成的专业化科普团队,由图书馆馆长直接领导,下设科普策划组、科普执行组等多个工作小组,形成了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科普工作机制。基地还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普人才,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参加科普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科普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确保科普活动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多元活动引领科普风潮 基地紧贴社会热点,年均开展科普讲座、展览等主题活动40余场。自2021年以来,《复兴文库》全集展、“筑梦天空·书香金湾”航天展等44场展览吸引了17.28万人次参观;“粤剧的变革”“魅力中国·健康金湾”等系列微社科讲座,通过“线上+线下”模式辐射更广泛的人群。此外,138期“小图微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构建了全民科普学习的新生态。基地还深化与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金湾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合作,推动区域科普资源共享,助力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智慧赋能擘画未来蓝图 面向新一轮建设周期,图书馆将以此次续评为新起点,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深化“智慧科普”建设,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空间,提升科普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二是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专业化科普讲解团队,进一步提升科普服务的专业水平;三是完善科普评价体系,建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机制,确保科普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四是深化校地合作,扩大科普服务覆盖面,推动科普资源向更广泛的公众开放。 展望未来,学校图书馆将以《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为指导,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版权所有 © 珠海科技学院 地址:广东珠海·金湾草堂 邮政编码:519041 |